ENGLISH

【青春向党说】【学子故事】我的初心故事——“我为党旗添光彩”时代青年奋进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8 10:24:28

     不同的时代书写着不同的初心故事。在21世纪出生的我,没有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没有感受过政权交替、朝代更迭的浮沉。但我出生在新时代,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世纪。党旗指引着我的成长,党的光辉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我来自山东临沂,出生在沂蒙山脚下。沂蒙山孕育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座山上,山脊刻满李白、杜甫、苏轼等大诗人为它写下的诗句,山腹饱含着抗日战争胜利的艰辛。身在革命老区,学校更加重视弘扬革命精神。在我还不能完全理解战争的年纪,我就已经记住了这篇土地的祖祖辈辈是如何在战场后方支援部队,如何靠着一个又一个小推车将物资运上战场。在我开始学习历史,知道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党是如何艰难地带领我们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后,我的民族自豪感与对党的敬仰之情也日益增强。作为一个在革命老区长大的孩子,心底有这样一种情结:每当有党员爷爷的事迹被发表到新闻报刊上,心里都会油然升起敬意与向往。我尊敬他们曾经为祖国的伟大事业付出自己的一切,同时我也向往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这样一名党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从小学到高中,每周一早上都要升旗。小学的时候,每个同学都系着一条红领巾,那是我最早加入的组织——少先队。每当带上红领巾,我便觉得自己的身份发生了改变,并为这种变化而感到骄傲。升旗时,听着国歌,看着国旗和红领巾一起随风摇曳,心总会无法控制地随着国歌的节拍跳动起来,不自觉地站直了身子,跟着一起唱国歌。那时的我还不明白,但从小受到的熏陶让我的初心比我自己的意识早一步坚定起来:我要快点长大,早日成为一名党员。我要为国家的建设出力。

2011年,中共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影片《建党伟业》上映了。十岁的我第一次在大荧幕上感受到了战争。当看到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愤怒和无力感。但是,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不再压抑自己的愤怒,而是将愤怒化为行动,顶着抗击外侮、平定内乱、复兴民族的巨大压力,在嘉兴南湖的小舟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发动工人阶级的革命,将爱国护民的重担扛在肩上。正是这批青年党员,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年幼的我感到震撼又向往。它在我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望我终有一天能担负起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将共产事业进行下去,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

上大学后,我作为第一批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从小对于党的崇敬与向往推动着我,而家人的支持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19年10月15日推优通过,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我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努力做好,时刻以一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培养自己的党性修养。疫情期间我也没有放松对自己要求,参加了第28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并荣获“优秀学员”称号。这一称号是党组织对我的认可,更加坚定了我向着正式党员不断迈进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除此之外,在我的心目当中,中国共产党还是有志之士的聚集地,是青年人寻找价值、实现价值的地方。1921年,13名党员代表在烟波浩渺的嘉兴南湖之上,荡开了层叠不休的伟大浪潮。如今有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我亦向往成为其中一员。我希望能在这里与所有共产党员一起勾勒、涂鸦,绘制出一幅洋溢着青春和希望的时代作品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相信,只要我坚定理想、坚守信念,就一定能够以初心激发使命,以使命践行初心,早日成为正式党员,书写时代华章!

作者:陈竹君,国教学院金融gj1901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曾获2019-2020学年校三等奖学金和院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现任武汉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团委志工部副主任。指导老师:舒宁。


附件下载:  
    
留学百科微信公众号
国际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