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勇担教育强国使命 ——留办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
10月13日下午3点,国际教育学院留办党支部在学院党员活动室举行“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扛起教育强国使命责任”主题党日活动。会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展开深入学习,并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行专题研讨。会议由王照地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会,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讨论热烈。
一、深学细悟,把握核心要义
会议伊始,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全文。通过深入学习,大家深刻体会到回信所蕴含的深远战略考量与殷切期望。尤其是回信中强调的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与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对天津大学的勉励,更是为整个高等教育战线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研讨交流,凝聚奋进共识
在随后的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党员紧扣“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扛起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责任”主题,结合我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际,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聚焦“提质增效”,服务人才培养战略:留学生招生与培养中心的姚文婷同志谈到,要将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到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实践中。通过优化汉语与中国国情类课程体系、严格招生与培养标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真正理解中国、学有所成的优秀留学生,为增进中外人文交流、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贡献力量。
立足“管理服务”,优化留学育人环境:王曾同志提出,要深刻理解“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泛内涵,这既包括服务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包含通过优质教育服务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大家表示,将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留学生的实际困难,营造包容、友好、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深度感知中国的发展与温度,这是教育强国建设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推动“融合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国际学生辅导员李可心同志结合组织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的经验指出,将鼓励并引导留学生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通过搭建更多互动平台,将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跨文化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进步,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强化“使命担当”,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支部全体党员深感责任重大,尤其在国际学生工作中,自身的言行与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大家一致表示,将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学习,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富有情怀的国际教育工作者,切实扛起新时代赋予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使命责任。
三、笃行实干,谱写发展新篇
会议最后赵海信同志强调,全体党员要深刻领会教育部怀进鹏部长所强调的提高“系统观、历史观、时代观”认知能力的要求。一要立足系统观,加强顶层设计和全流程管理,主动将“聚焦国家战略、提高人才质量、更好服务发展”的要求,有机贯穿于留学生招生、培养、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实现各环节协同增效。二要树立历史观,深刻认识来华留学教育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从教育对外开放的历史脉络中汲取智慧。三要把握时代观,紧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推进改革创新。要以“三观”为引领,凝聚合力,精心打造“留学武理”品牌,不断提升我校国际化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全球影响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供稿:姚文婷 审稿: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