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英国】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梁若愚赴英国剑桥大学交流报告

发布时间:2017-03-10 09:50:00

剑桥大学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顶尖学府,更是英国科教事业的领头羊。但这所超级大学先前对于我来说,可能只是徐志摩诗中的一幅画面,和雅思考卷上的一个符号。直到看见我校关于组织学生于20171月赴剑桥大学交流学习的通知,我才发现我这一生可能还有一次在剑桥上学的机会。尽管整个行程前后也仅有12天,远不足以将英伦风情和剑桥文化体味完全,但这段日子依旧让我有多方面的感触,现作交流报告。

 

一、大学建制

剑桥大学已有逾800年的历史,它成立时中国还处于宋代。而由于英国对各地区的古建筑保存得都很好,因此跟很多其它英国大学一样,剑桥的整个校园给人带来最大的冲击就是历史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的教堂,国王学院也是剑桥大学最著名和出色的几个学院之一。这座教堂由内到外,从建筑结构到玻璃画饰,都透出十足的中世纪风味。这也是剑桥大学出现在各种宣传文件中时的最经典形象。

1和图2分别是国王学院教堂的外景与内景。

    

                                       1 国王学院教堂外景                                                                2 国王学院教堂内景

 

徐志摩80年前的一首《再别康桥》让剑桥大学在中国额外增添了一份唯美,而我们此行也发现剑桥大学也对这首诗非常珍视。其中最经典的两句已经化作石碑静静地点缀着校园中的一草一木。

3 《再别康桥》经典诗句

康河泛舟是我们此行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康河是一条贯穿剑桥镇的小河,其规模若在大江大河的中国看来,只堪称一条小溪。但真正置身于静静流淌的康河之上,康河之水裹挟八百年的历史沉淀,似将往事娓娓道来。在这种包含了时间的河水中,甘心做一条水草绝非诗人的妄言。

康河之上横跨着数十座形态各异的桥,每座都有独特的名字和深远的典故。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图4中这座叹息桥The Bridge of Sighs)。

4 叹息桥

由于这座桥通往剑桥每年期末考试的考场,而剑桥的考核制度又极为严苛,挂科达两门就会被退学(曾经挂一门就会退学)。很多学业废弛的学生在走上这座桥时,自知接下来的考试意味着自己在剑桥时日无多,无奈发出一声叹息。因此这座桥便被剑桥学生戏称为叹息桥。我们康河泛舟经过这座桥下时,除了感受到剑桥校园独有的文化,也对这所世界顶级名校对学业的严格要求十分感慨。

 

武汉理工大学由于校区繁多而分散在中国大学中显得有些异类,但在这一点上其实剑桥大学也异曲同工。剑桥大学是由分散在剑桥郡不同位置的31个学院组成的,因此只要置身于剑桥镇,剑桥大学就会在附近。

不过与国内大学的学院不同,剑桥的各个学院都保持着高度自治。各个学院都占据一块独立的区域,教学楼、食堂和宿舍等建筑位于其中。而各学院也有自己的老师、课程安排和财政。这其中财政自治尤为令人吃惊,因为各学院的财政收入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居然是买卖房地产、股票和债券。这种高度自治更像是联邦制国家中的加盟国,其结果就是在各学院面前,大学这个组织缺少话语权和财力。剑桥大学的领导来到某个学院进行工作之前要先向学院申请,这在高度集权的中国大学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此行先是参观了国王学院和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等著名学院,而我们的课程则集中于路西·卡文迪许学院(Lucy Cavendish College)和威斯敏斯特学院(Westminster College)。

 

二、教学感受

我们在抵达英国后的第三天才真正进入了剑桥的课堂。课表包括有语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在有限时间内的安排还算高效。美中不足的是本次交流学习的理工类专业课中,以生物类为最多,机械、能源其次。而我的本科专业通信工程则没有出现,没有领略到本专业在英国的教学方式,可以算是此行的一大遗憾。

尽管从小经历过很多外教授课,但由真正的剑桥老师上课则完全不同。语言课程的老师Katie是土生土长的英格兰人,她有一口完美的英音。而我们团中有一些英语专业的同学,他们说的英语同样令人享受。我把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学习了十几年,此刻我才重新意识到英语说到底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有魅力的。此外,Katie老师课程中关于口语和写作的很多内容也开拓了我的思维(图5)。

5 语言课程

 

而专业课程的老师中有些看名字就知道也是出生于非英语国家。对于我们这些英语水平有限的人来说,他们的英语仿佛增加了难度的听力题,而理工科专业课中大量的专有名词则为理解更添了困难。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体会到了西方科研与中国的不同。他们更注重概念的理解而非直接的应用与计算,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在未来一个可以转变的方面。

 

我们这次项目的最后有小组展示的任务(Final Presentation),这也是我们最终成绩的重要评定标准。我在高中时代就对这一在西方教育中很流行的小组任务有所体会。其意义不在于准备的内容,而是准备的过程。本次我所在小组准备的话题是广告,而我作为组长也在这其中履行了自己的领导职责,顺利完成了我们的最终任务(图6)。

6 Final Presentation

 

在最终展示的当天晚上,我们在剑桥大学礼堂的正式晚宴上举行了证书授予和颁奖仪式。所有人都身着正装,这庄重的场景可以说是为整个行程作一个隆重而深远的收尾。而令我出乎意料的是,我在最终展示中的表现博得了两位评委老师的青睐,获得了较高的分数,从而得到了本次CADS(Cambridge Academic Development Seminar)项目中给予前10%杰出表现学生的奖学金(图7)。

7 证书及奖学金

而能够获得剑桥老师的肯定,肯定将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给予我很大的自信。

 

三、英伦风情

我参加此次交流的驱动力除了剑桥大学的盛名,更有英国对我的深深吸引。我对于英国的情节来自于从小在电视上观看英超联赛。我从9岁开始就是阿森纳球迷,而最终展示的评委之一Story老师则热爱利物浦,我们也在晚宴上探讨了英超联赛在全球的影响力。而英国的绅士文化同样令我神往。此次英国之行对我来说,在剑桥学习和感受英伦风情具有同样的吸引力。

 

在这12天中,我最激动的一刻就来自于在伦敦亲眼看到酋长球场(英超阿森纳队主场)的雄伟(图8)。

8 酋长球场

 

除此之外,我还和同学在参观伦敦、牛津以及平时课程间隔的自由活动时间尽可能多地体会真正的英国。天公作美,在英国的这段时间几乎日日晴空(图9)。而联想到六十多年前的伦敦烟雾,更深感我国大气治理的迫在眉睫。

9 牛津随拍

走在英国安静的街头,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物的和谐。而有关英国人绅士风度的传说,也在与当地英国人的交谈中得到了印证。其礼貌语的频繁程度、和陌生人之间的交谈方式都彰显了英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紧密与和谐。总的来说这样的社会风气是十分令人享受的。

 

最后,感谢这十二天我们团中所有同学的陪伴(图10)。团里除了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其他人则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与这两所国内顶级名校中的佼佼者共处,同样让我学到很多。剑桥之行对我来说永生难忘,也希望我们团里的每位都能成为精神剑桥人。

10 合影

附件下载:  
    
留学百科微信公众号
国际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