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言】回望来时路 依然是武理给我力量
不经意间,已然离开武汉理工大学两年之久了。曾经那个仲夏夜之梦,仿若就在昨日,回想起二十岁的夏天以及充实而美好的三年,我满心皆是庆幸,感恩能拥有如此明媚的年华,得以尽兴地成长。
依然清晰记得那个大大咧咧的小女孩,大一的时候会因遇到不顺心和棘手之事而躲在被子里偷偷抹眼泪;大二时加入国教团委,投身到迎新活动的筹备与组织中;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里学会了自我管理与提升,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奖学金;大三时闯出了一片小天地,变得愈发茁壮与成熟,担任班长和团委副书记,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没有让老师和父母失望,成为了优秀毕业生。在武汉理工大学的培育下,我渐渐羽翼渐丰,内心也构筑起坚实的堡垒,更增添了无畏的勇气。
(主持武汉理工大学2022新年音乐会)
(苏涛本科期间所获荣誉)
在随后留学的两年时光里,我体验过生活的高光时刻,也尝过刻骨铭心的伤痛。我始终铭记着武汉理工大学“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校训,在约克大学的求学生涯中奋力拼搏,带领我的学习小组取得优异成绩;站在讲台上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毕业论文;24年5月份挤破脑袋进入摩根士丹利参加金融加速器模拟实验并拿到实习证明。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也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与喜悦。4月份拿到瓜迪奥拉的亲笔签名时激动万分,骄傲地告诉他我是来自中国的粉丝;2024年中国学联组织的新年联欢晚会上收到约克市长和市长夫人一声亲切的“新年快乐”祝福而开心到不能自已。
(赛场提供的与瓜迪奥拉教练的合成纪念照)
(新春联欢晚会和约克市长、市长夫人的合影)
然而,留学之路并非坦途,同样布满了荆棘与坎坷。数不清的演讲和看不完的文献,难搞的小组活动以及不被理解的困境,难啃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名词,被嘲笑和忽视都是常事。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常常忙得焦头烂额,甚至连哭泣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在学习的间隙任由泪水涌出。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位老师,在我濒临崩溃的金融计量学面前拉我一把,让我不再像只无头苍蝇般在看不懂、理解不了的数学符号里苦苦挣扎。
可我心里憋着一股劲“想学出个样儿来,不被瞧不起”。每当我在困境中挣扎时,往昔在武汉理工大学的点点滴滴便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我的班主任袁菜运“妈妈”的关心与照顾,许鹏老师讲的金融市场,汪文静老师的保险学……那些熟悉的身影和场景,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回忆,也是我在异国他乡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自学金融计量学)
如果记忆会变模糊,至少还有文字与图片能让它永恒。我时常会翻翻相册看看自己来时的模样,设想假如处于那个至暗时刻是在武汉理工又会是怎样,丰满的羽翼是否会更加坚韧。我常思考在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三年给我带来了什么,不只是接纳环境的多样性,不只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只是逆境成长的勇气,不只是接受离散的经历,更多的是在无法磨灭中自我疗愈、内省。如果大脑衡量不了的事情,那就用心去感受,情绪低落时,不必强行扭转,坦然接纳这份情绪,勇敢直面内心的波澜,锤炼自我并将其战胜。这或许就是武汉理工大学给予我的精神财富。
未来的人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无力、寂寥、崩溃的时刻,而留学生活就像一个加速的放大器,让我更早地感受到这些闲愁有多少,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我要做的就是从这些情绪中变得愈发坚强,更加笃定且智慧地看向远方。
苏涛:高中就读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2019-2022年就读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SQA项目国际理财专业,在读期间获“优秀军训学生”“校三好学生标兵”“优秀毕业生”称号,“学校一等奖学金”,获评“SQA理想大使”。2022-2023年就读英国考文垂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与金融专业,获二等一理学学士学位。2023-2024年就读英国约克大学商学院会计与金融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